零零后

HD国语

主演:池亦洋,王思柔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19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零零后 剧照 NO.1零零后 剧照 NO.2零零后 剧照 NO.3零零后 剧照 NO.4零零后 剧照 NO.5零零后 剧照 NO.6零零后 剧照 NO.13零零后 剧照 NO.14零零后 剧照 NO.15零零后 剧照 NO.16零零后 剧照 NO.17零零后 剧照 NO.18零零后 剧照 NO.19零零后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零零后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这是一个跟踪拍摄12年的故事,主人公从5岁儿童长成17岁青年。这是中国加入WTO后出生、成长的一代人。  2006年,北京一所幼儿园。"孩子王"池亦洋天天带领一群男孩演习打仗,有时也会打人,被家长集体要求开除;"小公主"柔柔是一位文艺童年,一心沉浸在童话里,遭到群体排斥。升入小学,池亦洋因为成绩不好,成为老师眼中的问题孩子,天天挨批,人生陷入绝望;柔柔进入家庭学校,自由自在,但父母为她的未来升学之路发生争论。中学来了,突然遭遇的橄榄球带给池亦洋人生新方向,他恢复自信,赛场上努力拼搏,生活中却连连受挫:早恋被批,申请美国学校遭拒;柔柔远赴美国求学,成绩连续拿A,但一再被寄宿家庭要求搬离。2016年暑假,池亦洋入选国家队,代表中国出征世界橄榄球青年锦标赛,开幕式上他庄严地唱起国歌--这是他5岁时一度天天带领男孩们唱的歌;暑假柔柔回国,重返幼儿园做义工,认识到世界不是围着你转的,立志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复仇者联盟(原声版)魔拖拉袜谁杀了斑比?丁丁与蓝橙子痛击哗!英雄粤语雷利博人间失格青蛙公主杀死一只知更鸟小偷世家混沌特工温馨家族心理探险家不再沉默 第一季无价之宝致命危机亚当变奏曲逃学威龙3之龙过鸡年(粤语版)狂蟒之灾英语夜叉1985闪电袭击超级小郎中之鲛人泣珠心仇特工管家东北往事:我叫刘海柱忘川序走近中医时光修复师糖果人黑雪2017缘份纠缠完美受害人夜守千古一帝来自加德满都的人紫藤恋追鹰日记歌行灯1943局中局

 长篇影评

 1 ) 人生就是一场虚无的角色扮演

北京的中学生就是这个样子的,北京的爸妈就是这个样子的。当年的同学就是这样,当年见到的家长也是这样的。从幼儿园就听出来这帮孩子的京片子,中学以后又加了北京孩子的贫嘴,片中出现了两次“你哪儿不会啊”“我哪都不会啊”的对话,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的教室,跟同学们聊天儿的日子。片中两个爹都在辅导孩子作业时候发脾气:“为什么啊”“我问你了你说不知道,那我只能瞎蒙了呗”,有理有据无言以对。奋斗小学,三十五中,三帆,十一,在海淀孩子看起来这基本就是家门口拍的。如果我以后留在北京,估计十几年后我的孩子也是这样的,我也会成为这样的家长。我小时候遇到的事情,在这部片子里的00后也一模一样无可避免。在看完片子的某个瞬间,我甚至想现在就去死以避免重复这已经上演了无数次的人生。
不能说好,也不能说不好。国家能够繁荣稳定,在现有的经济状况下,人们的生活就可以这样平稳地,可以预见地度过一生。成熟稳定的社会里,人们的选择也会自由一些,但惊喜也比过去少了许多。人的生活未必一代比一代强,不过是近代历史缺乏稳定,给了我们这样的错觉而已。1840年出生的乱离人,未必过得比1839年去世的太平狗好。也许之后我们也没法期待子孙会比自己更上一层楼。片中孩子的父母预计都是高知,而这还有另一个问题,是这样的父母基本不可能接受自己的孩子可能会平庸。从辅导作业就看得出来,高智商的父母来看再简单不过的题目,以小孩子的大脑发展,理解确实需要时间,而他们的父母多半没有这个耐心去等。
在稳定的生活里,人确实容易失去斗志,每天重复同样的事情,小学六年,中学六年,但上学期间,总还有个毕业年限,升学给人压力,也给人希望,更好的学校,更广阔的天地,如果可以顺利跨过去,世界也会越来越大,选择也会越来越多。而开始工作以后呢,企业出于成本考虑,当然希望员工长期稳定的工作,调薪可以预期,升职却未必有保证。人在暂时的稳定和可以预期不会结束稳定的日子里,结婚生子似乎是个顺理成章的选择。也许一份工作三四十年,一晃而过,而期间生活的最大变化,是自己的孩子从小小的一坨肉变成了大人。人们仿佛是有所期待,对自己教子有方颇有成就感。而细想起来,这个小人儿也不过是重复了父辈前二十年的生活而已。所有的事情都有前人尝试过一遍,并且不断尝试出更好的办法。什么事情都会有人专职教学,如何把妹,婚庆公司套餐,孕妇营养科学育儿,如何面对子女青春期,子女离家如何调整心态,如何享受退休生活,养老保险,遗嘱公正,都有定例可循。而且经证实这样还不错,自从我不再自创菜谱之后,做饭越来越好吃了。大家都这样,那么每个人只要选定一个职业,加技能点即可。以前玩游戏我最喜欢术士职业,到半路又突然想当药师帮队友加血,但是技能点儿不够用,中途转行的成本格外高,于是要么删号重来,要么一条道走到黑。那么人生和角色扮演游戏是一模一样的。
自毕业以来,我觉得工作仿佛只是为了找个地方朝九晚五地呆着,免得无聊又没钱,免得无聊到四处花钱和没事儿找事儿。社会不需要步子太大的变革,人也只好顺应趋势。片中两个男孩子的所谓体制内外的不同,本质上是中国的体制和日本的体制而已,日本的升学压力和各种规矩,并不比中国少。乐乐要去美高打橄榄球,也是希望在美国体制下做一个受欢迎的高中生。那业余爱好呢,小孩子从小培养特长,也不过是为了有个固定项目来打发掉下班和上班之间多余的时间。内向的人也许读书,技术宅,打游戏,外向的人也许是泡吧,桌游,攒局。总之,把多余的时间打发掉,把多余的钱花掉。游戏一局结束仿佛感受到无尽的空虚,而人获得成功或是达成目标之后,也会觉得空虚,要今早找到下一个目标才好。大学四年我在图书馆有五百多本借阅记录,但是并没有什么用处,不过是听上去仿佛我用更高尚的事情填补了些空虚,知道了譬如“茴”字有另外三种我一时也想不起来的写法而已。所以人生的意义则是在于给自己找些事情来填补这些空虚而已。
那么这一辈子,我到底要扮演什么呢。如果像《马丁的早晨》一样,每天都有新内容再好不过,而这显然不现实。我想片中的一一应该早已悟到这一点,那么将来她选择扮演什么,是不是可以抽离出一部分来置身事外。虽然不是上帝视角,但可以算是个导演吧,告诉当演员的自己,此时应该怎么做。但是人格真能分裂还是挺困难的,入戏深了也能体会喜怒哀乐,但是泪水和笑脸都不会是永恒,消散后的情绪还不是无影无踪。
为了避免这重复了无数遍的无聊人生,那去改变它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历史的车轮能够碾轧那么多人,显然是质量巨大惯性也巨大的,虽然它无法阻挡,而加速也是挺难的。先驱者只能在身后留名了,多半活着的时候也不会好过。选择扮演这个推动者是需要巨大的勇气。选择安稳得一眼望得到自己坟头草的生活,也许更符合人类本能。

 2 ) 论内向

一一的故事我看了很多年,之前一直把一一的“要求每个内向的人都外向是不公平的”以及“内向的人有自己的优点,他们更能够安静的思考”这样的话当做自己的一个个鼓励:

我就像一一说的那样暗示自己,我是一个内向的但也有自己优点的人。我虽然不爱和人打交道但我也可以很自然的和别人群居在这个似乎只接受群居这种生活方式的社会里。我是一个可以冷静思考的喜欢安静的人,这不应该让我不自在,我应该有一种平静的力量。

还好让一个小孩子教自己如何认识自己如何看到自己的优点是一个渐渐变得不再尴尬的事情。

但是当我真的静下来假装自己是一个善于思考的内向性格的人时,我才发现我的内向和一一的内向不一样。

一一是一个喜欢安静但是能够表达自己且自信的孩子。我是一个不喜欢安静但是不敢表达自己而自卑的孩子。 我们只是在外人看来是一样的,一样的安静,一样的举止略微怪异,一样的怕被拉拢又怕被遗忘。

但我们其实不一样。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我可以怪一下父母吗?或者曾经的老师呢? 好像不行,我谁都不能怪。

但我同时也不能怪自己,我还没有记事时我就是这样性格的人了,我还没有认识到自己是个人的时候,我就已经很清楚的表现出了我害羞腼腆,认生怯懦的模样了。

所以,我要与自己和解,内向对我来说也许不像一一说的那样是一个优点,他只是我的一个设定,设定是外界给扣的帽子,我不能因为发现了一个和我有一样症状的人成功分析出了自己的病症就寻思着要和他吃一种药。我不能因为有人和我被扣上了同一顶帽子就自认为我们是一样的人。

我们或许是犯了同样的罪,但我们可能不是同样的契机不是同样的理由。

给我扣的帽子,就是给我定的罪,他们说,我犯了内向的罪。

我一直被要求摘掉这个帽子,一直被引导要除去自己的害羞腼腆怯懦,一直被要求大胆的表达自己,一直被推上舞台去展示自己的才艺。

没有用的,因为我缺的不是勇气,我缺的是鼓励,是自信,我是一个外向的隐性表现者。如果我的父母能够在我唱完一首歌的时候鼓励我“唱得不错”,我的长辈能够在见到我时说一句“你一直都很棒”而不是“你变得漂亮了,变得爱说话了,性格变好了”。我可能至少不会继续伪装自己,我可能早就真正的表现出了我的外向性格。

被剪过茧子的蚕是飞不起来的,被推出去外向的孩子是自信不起来的。他们只是看上去有一个会飞的翅膀,他们装出来的自信是很脆弱的。

直到这个时候我才知道,纪录片拍的不是很好,他不典型,不全面,充满着各种对内对外的误解,甚至充满了对自己错误的认知和莫名其妙的幻想。

不好在他没有处理好几个孩子的内心,不典型在他只拍了有着目标的孩子,不全面在他没有拍乡村的孩子,误解在他暗示我让曾经的我以为我真的也是他们当中的一员。

我不是的。我一直泯然众人,但我一直能够在茫茫人海找到自己,我一直排斥自己但又舍不得和自己分开。

我一直讨厌新的一天但又期待这个世界。

 3 ) 娃成长不易,每一步都会牵扯到他们的未来

一部北京中产零零后娃的养育记录。虽然不能代表非一线城市的育儿经历,但是或多或少能窥探到新一代孩子的教育趋势和成长趋势。有几个明显的问题不得不敲响警钟:1.没有看到父亲陪伴的辰辰和锡坤都和人交往很有压力2.否定孩子,感受不到爱的萌萌青春期叛逆情况很严重。

每一集都是不同的主题,每一集的孩子也给我了很多启发。

1.萌萌和妹妹、爸爸妈妈的相处很不好,爸爸一言堂,对萌萌要求很高,很严厉,父母原则不强,总糊弄孩子,不听孩子说话。孩子感受不到爱,自然想逃离

2.梁昊天应该算是个问题儿童,但长大之后对自己未来的规划很清晰,虽不喜欢体制内但发现自己适合体制内,他的好伙伴明白自己适合体制外,但走的人少,需要自己撞墙才能摸出一条血路。好的是父母一直在正确引导孩子面对问题解决问题,不是一言堂,孩子对自己的认知也越来越清楚

3.一一从小喜欢自己玩,对自己想要什么认知很清楚,所以这也是她长大后会刻苦学习的原因,目标感很强。但父母老师发现不和人相处其实问题很大,未来社会上生存会有压力。一一也能接受这些理性的分析,因为知道重要,所以慢慢改变自己,也能逐渐很顺畅的生活在这个规则之下。

4.乐乐和辰辰在人际交往方面似乎天生就不同,乐乐为了和别人交朋友,会想着花样吸引别人的注意,但是辰辰只会等一个固定的朋友,妈妈也说她是一个有些程序化的孩子,越不和人交往就越像一潭死水,变得越来越固化,但好的是她找到了动物朋友。乐乐就相反,他的朋友很多,在和朋友的相处之下也慢慢找到了自己想做的事情。

5.锡坤从小就喜欢探索,也是破坏规则之王,从小就做实验,搞东搞西。妈妈也喜欢事无巨细的照顾他,考完试就问问问。我想如果是我应该也会压力很大,如果本来就没做的很好,就会觉得对不起妈妈,无形中又会放大压力,放大自己不行(人际交往方面)。

感触很深,也很写实,很多时候我都在想,如果我有孩子了,我会怎么教育他呢,给他规划一条对的路让他走下去,做不好就锤他,还是让他自己发展,差不多就得了,没有原则性问题就行。现在看来我应该会在生孩子之前就想明白我想要培养的孩子是什么样的,体制内还是体制外的,搞外交还是做学术的……一旦选择走一条路,另外一条一定会放弃。但是现在肯定无法规划那么多,孩子适合什么还是得,按照他的性格来。至少我现在清楚的是,在育儿方面,我已经渐渐有了一些原则:

1.父母都得参与到教育过程中,两人的教育思路一定是一致的

2.让孩子时时刻刻感受到父母是爱他们的,惩罚是因为没有遵守规则,约定一定会生效,父母要有原则

3.给孩子空间,不要包办他们的生活,给孩子探索的机会,不要按照你的想法雕刻孩子。多和孩子交流,问问他为什么,也说说你的想法

4.鼓励他们交朋友,分享自己喜欢的事,倾听别人的想法

 4 ) 零零后,不再是随波逐流

继君君的他乡的童年后,看的第二部关注儿童成长的纪录片,零零后作为中国跨世纪的一代,是伴随着中国迅速发展期成长的一代,从家长对零零后的教育中可以看出,人民的生活明显幸福了,在教育上不仅仅关注考试成绩,更看重小孩全方面的发展,会根据小孩不同的性格往不同方向培养,同时引导他们独立自主,这一点比作为九零后的我的成长跨出了一大步。非常喜欢幼儿园的园长大老李老师,总是能关注到每个小孩的不同,从孩子成长的长远角度出发,去很耐心的教导每个小孩,像朋友般跟他们探讨一些不足一些成长角度需要补充的规矩,或者抱着小朋友讲道理,或者给家长合理的建议,在小孩的成长中起了举足轻重的力量。最喜欢的小孩就是一一啦,有种惺惺相惜的感觉,因为跟我小时候很像,很执着的坚持自己的想法,不受任何影响,也同样的在成长过程中放下了自己,改变自己去适应社会,但内心却是佩服童年自己的坚持,可能作为内向的人都有这样的矛盾吧

 5 ) 萌萌篇

说实话零零后时光若倒流这一集我看哭了,不是搞笑的,是真的和萌萌这个小姑娘产生了共情,我虽然不是当事人,但是通过屏幕深深感受到了萌萌的悲伤。我曾看过的奇葩说里的一集辩论生二胎是否要通过老大的同意,我认为是一定要的,我同意一位辩手所说的,大概意思是当老大感受到的父母的爱不够时,才不愿意分享给另一个人,自己都不够了为什么还要分给别人呢?


萌萌的父母说了小时候兄弟姐妹感情不好长大了反而好了,觉得这个不是大问题,我只想问家庭情况一样吗?时代一样吗?北京可能比我们这儿思想要先进一些,我们的父母和萌萌的父母是一代的,可能还要大那么点儿,当然我的朋友们同学们的父母也是,他们有些父母认为父母就是把孩子养大只要活着并且身体健康就可以了,还想不到兄弟姐妹去。当然活着身体健康并没有什么错,但父母不应该把自己觉得以为的强加给孩子。


有了二胎忽视了老大。连那位阿姨朋友都说感觉萌萌父母和柚柚才是一家三口,没有柚柚的时候说感觉把孩子看得太重了,有了柚柚又不那么想了,我理解是父母成长了有不一样的教育方式,可是对萌萌公平吗?连萌萌过生日的时候仿佛柚柚才是主角,全家人围着她转,可以理解她还小需要照顾,难道萌萌就不需要了吗?萌萌也不过十几岁,谁还不是一个宝宝了?


总得来说我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来说,我也知道父母不容易,没有完美的父母,萌萌父母也是第一次当父母,也会犯错,知道当父母其实很难,所以现在想生孩子的也越来越少,因为我们不想自己的孩子重蹈覆辙,不想犯父母犯过的错,不想自己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


(最后望萌萌的爸爸妈妈可以早日重视这些问题并解决,希望萌萌重拾美好的笑容,不再想着时光若是能倒流,因为前方的时光或许会更美好。)



(PS:我们家只有我一个人,我比较幸运的是爸妈想要二胎的时候明确问过我并想说服我,我拒绝了,理由是你们最爱的就不是我了,就没有然后了。相信我能理解萌萌,或许我有过度共情综合症,我看什么都特别身同感受ᥬ᭄)

 6 ) 和人有关系,不是时间

看这五集纪录片的时候,我一直觉得有几点困惑,我不知道这些跨越十年的前后镜头这样拼接起来的、到底想要表达什么,我也不知道让几个孩子回顾自己的幼儿园时期或者几个童年期的片段,是让他们回顾出什么。

我自己列了一下七个孩子在纪录片中的发展,无论是从性格、还是人格上来说,其实没有特别多变化。该任性任性,该依赖依赖,该内向内向,该外向外向。然而这是非常合理的,nature上,基因遗传不会根据十年变化;nurture上,家长在育儿理念和能力上本身并没有特别多发展。但是很多事情还是变了,比如有的孩子原来乖顺的逆反了,主要也是教育方式累积在青春期荷尔蒙影响下发生的质变。所以纪录片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如果《人生七年》是想表现,家庭经济社会地位对于孩子成长的影响的话,聚合交叉视频记录非常直观、有冲击力。而对于这部片子,几个家庭的经济社会地位几乎一致,家长教养方法也没有差别很大,有涉及公立学校和国际学校升学路线差异,但对比也并不清晰。

我原本希望它有一定的提醒、教化作用,传达这样的信息:

像尊重一个人一样,去尊重孩子。“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这不是成年人世界的一个笑话,而可能每时每刻都发生在孩子的身上。孩子的感受、想法,会藏得很深吗?真的不会。我不知道为什么有成年人会觉得小孩子城府很深,什么都藏的严严实实,什么都有自己的打算。怎么可能呢,哪里有这么多天才?小孩子的虚张声势,大多十分拙劣、犹如纸老虎一样一戳就倒,但为什么很多时候还是让大人摸不到头脑,我想很多时候是因为大人根本不曾想去了解孩子的感受和想法。萨提亚的冰山理论非常值得学习,它让我们知道,你看到的不是全部。只看表面就想解决根本问题,太难;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有些时候会拖延治疗,甚至会越来越糟。

要注重孩子的礼貌。无论如何,要经常说谢谢。简单两个字,会提醒自己,别人的善意和爱不是理所当然的,是值得感谢的,是要回报或传递善意的。共情和善良是要通过礼貌、一点点培养的。

孩子的感受和想法很重要,大人要了解;大人的感受和想法也很重要,孩子也要了解。这很难,所以需要家长用提问、对话、倾听、自我暴露等等方式去了解孩子的感受想法,自己保持礼貌并培养孩子的礼貌习惯。大人的示范和自我暴露能让孩子知道大人真实的感受想法,也能让孩子学到可以用什样的方式去了解其他人的感受想法,礼貌最初是培养共情,而渐渐地礼貌便内化成孩子内心善良真诚的一部分。

萨提亚的冰山理论和《正面管教》,是非常好的教材。

然而目前,很多人看完也还是雾里看花。

 短评

像乐乐所说,外向的人总是有了一群挚友后又有另一群挚友,生命永远是希望与前方,看似多情其实未免薄情,内向的人总是陷于静默、沉思、独处、回首,正如辰辰,看似无情其实深情。孩子的天性是上帝的赐予。看见一一,想起儿时的自己,人类社会正是因为内向者的存在而变得高贵而美丽,深情而深刻。

6分钟前
  • 如蕤
  • 推荐

为一一疯狂打call。

9分钟前
  • 牛排口味的饼干
  • 推荐

02集,论二胎对一胎的杀伤力。

14分钟前
  • 米米
  • 推荐

最喜欢一一。总体来说,如果没有好的物质基础,很多都是白谈。

19分钟前
  • 南歌子
  • 力荐

那个才3岁,叫「一一」的女孩,被幼儿园老师问到「别的小朋友都有好朋友,你为什么不需要呢?」时,回答了一句「每个人有自己的选择」。听了这句话,我惊呆了。

23分钟前
  • Layer
  • 还行

有俩小孩儿,从小身上就有获得成功幸福人生的征兆,一个刘嘉阳,一个一一,前者发散性思维领导者,到哪儿都受欢迎,后者早慧。沉着冷静,温柔有力量。简直是我之前跟别人形容的,两种在世界上生存的最好方式,向外的代表和向内的代表

27分钟前
  • 木寸木寸
  • 力荐

清风不会画画,何必乱吹画儿;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

30分钟前
  • 番茄
  • 还行

一一从小就懂得独处的乐趣,妙不可言

34分钟前
  • 稍息立正
  • 推荐

欢迎收看大型国产纪录片《北京三环内的零零后·00后》

38分钟前
  • 我的学号就是这
  • 较差

我很喜欢第四集里面的一一,可以看出是看过很多书的孩子,被大人引导着进入社会角色,同时拥有自己的想法。看到芭学院里和她关系很好的有有,我想到了我初中毕业时和我一起去旅行的小孩之一点点,那会儿的我偶尔也爱独处,也爱发呆,那个还在上幼儿园的孩子仿佛能够洞悉一切,在我独自一人时陪在我身边

41分钟前
  • 懒宝宝
  • 力荐

中国版《seven up》

42分钟前
  • 心晴若雨
  • 推荐

诚实的纪录而没有任何评判。教育这件事,是博弈,像赌博。每一对父母都付出全部努力,结果却不尽相同。为人父母的巨大责任,有时想一想,觉得真是太重太重。

44分钟前
  • 炒虾仁
  • 力荐

北京三环内中产家庭孩子们的喜乐悲观。太喜欢独立清醒的一一了。

46分钟前
  • 废物时钟
  • 推荐

太片面了,这片子不要叫“零零后”,请叫“大城市中产阶级零零后”。仿佛全国零零后都是这样,明显的精英主义立场。说实话这种成长环境的小孩在零零后整体里是小比例。

50分钟前
  • 熊里的小木屋
  • 还行

第四集 少女心智早熟就会不快乐

51分钟前
  • 叫我姐姐
  • 推荐

看完之后第一反应是:找结婚对象其实是给娃找个有爱心的负责的愿意牺牲的爸爸。

52分钟前
  • 桔梗
  • 推荐

养育一个孩子,应有一份纯粹的爱意,更应有科学的教育手段。评论中或有阶级固化的诟病,但片中包含的育儿理念难道不是普世具有借鉴意义的吗?

54分钟前
  • 鞋舌不跑偏
  • 力荐

世界上最奢侈的事情莫过于每个孩子都可以选择长大或者不长大。

57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第四集。小时候孤单,但自得其乐,而且压根不知道自己孤单,所以并不在意。现在把疏离感隐藏起来,有了社会气息,又无法全身而退,回不到自己封闭、孤独却完整的世界里。感到自己泯然众人,眼耳口鼻无一不污浊,怀念小时候的少言寡语,又深知必须适应社会。没办法,不得不亲手摧毁自己的小世界。

58分钟前
  • 王恶
  • 力荐

单就它十年的跟踪拍摄就值得五星

1小时前
  • ciFer
  • 力荐